在1788年1月澳大利亞被英國人佔領後,這片尚未被現代工業化的大陸為英國帶來了一波又一波的驚喜,歷經開發與探勘的初期,陸續有露天黃金被發現,引發了自1851年到1914年的澳大利亞掏金熱,而路斯格蘭(Rutherglen)就是這股掏金熱潮裡的其中一個重要礦產區。在1850年代後期慢慢開始發展的路斯格蘭採礦業帶動了周邊生活相關飲食娛樂行業,而酒精成了當時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一環,在附近種葡萄釀酒就成了非常明智且經濟實惠的選擇。
產區起源與發展
路斯格蘭最早的葡萄園在1840年代後期由Linsay Brown開墾,1851年第一株葡萄藤正式種下,其後陸續有葡萄莊園在1860年代初期至1880年代中期陸續開發,這些酒莊有些仍延續至今,有些家族已進入第六代甚或第七代傳承,當時有超過3000英畝的葡萄園(約當1214公頃或略小於整個桃園市),50家以上酒莊在此經營並生產當時澳大利亞近三分之一產量的葡萄酒。路斯格蘭葡萄酒在倫敦、巴黎及波爾多酒展陸續獲獎後,名聲傳回大英國協母國-大不列顛。1920年代路斯格蘭成為澳洲主要出口到英國的葡萄酒產區,其中最受歡迎的是加烈甜酒,在1930-40年代,大桶裝加烈甜酒出口英國成為主流,但隨著時代改變,歷經數十年成功後,甜酒受到國際與國內市場品味改變的現實影響,開始轉而種植更多餐酒葡萄品種,1960年代開始許多新葡萄品種引進,經過優選劣汰後慢慢成為產區重要資產。
地理位置、氣候與土壤
路斯格蘭位於澳洲維多利亞省東北部與新南威爾斯省交界處,距離墨爾本約3.5小時車程。路斯格蘭是澳大利亞最著名的加烈甜酒產區。這裡位處澳洲第一長河莫瑞河(Murray River)上游的沖積平原。鄰近河流讓本地水資源不虞匱乏,葡萄園大多位於同名小鎮周邊的沖積平原及緩坡上,土壤以河流帶來的砂土、沖積土及黏土為主。典型大陸型氣候,夏季高溫可達 40° C,生長季時日夜溫差極大,白天陽光充足炎熱,晚上來自東南方維多利亞山脈(Victoria Alps)的冷涼空氣降低葡萄園溫度,造就優質釀酒葡萄生長條件。極熱的夏季非常適合加烈甜酒,晚採收與在葡萄藤上曬乾的葡萄擁有適合釀造加烈酒的高糖分。加烈甜酒之外,路斯格蘭也生產風格飽滿的干型紅酒。
重要葡萄品種
本地氣候炎熱,製作加烈甜酒使用紅麝香葡萄(Muscat a petite grain rouge,本地暱稱為Brown Muscat)及白葡萄Muscadelle(來自於波爾多,用於釀製Topaque),餐酒主要以Durif、Shiraz及Cabernet Sauvignon釀製,南歐以及地中海葡萄品種此在環境表現優異,例如Marsanne、Roussane、Viognier、Tempranillo,而葡萄牙品種如 Tinto Cao、Touriga Nacional等也常見於本地。
產區分級制度
經歷過150年的變化,產區內的19家酒莊於1992年聯合成立了業界聯盟組織-路斯格蘭釀酒家(Rutherglen Winemakers),在整合後於1995年制定澳大利亞第一個產區分級制度(Rutherglen Classification),這是由本地業界人士所組成的酒評小組,以加烈酒所呈現的豐富度、複雜度和風味強度與相對熟成時間長短將加烈甜酒分為四個等級:
- 路斯格蘭Rutherglen:新鮮果乾、豐富果味、白蘭地香氣,橡木桶中陳放平均3 – 5年,殘糖量每公升180–240克。
- 經典路斯格蘭Classic Rutherglen:味道較為豐富、層次更明顯、部分陳年後產生的風味,橡木桶中陳放平均6 – 10年,殘糖量每公升200–280克。
- 上等路斯格蘭Grand Rutherglen:味道豐腴層次豐富、明顯陳年後產生的風味(太妃糖、烘烤堅果、焦糖),橡木桶中陳放平均11-19年,殘糖量約每公升270–400克。
- 珍稀路斯格蘭Rare Rutherglen:最頂級而稀少的酒款,香氣極度複雜華麗,橡木桶中陳放平均超過20年,殘糖量每公升270–400克。
這個分級制度雖不完美,但解決了過去僅單純以年份分級的困擾,以陳年後的相對品質(豐富度、複雜度和風味的強度)來分級,前二等級以葡萄本身的品質取勝,而後二等級則以陳年後的發展決定。目前分級制度主要用在Muscat及Topaque上,在波特酒風格方面則有Rutherglen Ruby與Classic Rutherglen Tawny,目前有部分莊園主正在討論Grand以及Rare等級的Tawny定義。
Louis Lin
酒器廣丞(Wine Horizons)創辦人
WSET Diploma Candidate
WSET L3 Aware in Wines
目前旅居澳洲雪梨,尋找未被台灣市場發現的優質葡萄酒,2017-2020總共拜訪近兩百家酒莊並精挑細選葡萄酒進口與台灣愛酒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