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飲老酒是一種緣分,對我而言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機會。在白葡萄中,Riesling是我最愛的品種,也就是因為它的多樣性,可以喝到極乾的型態,也可以喝到甜潤糖漿的風格。
很難得參加了由TAS台灣侍酒師協會主辦的活動,帶來橫跨七十個年代不同風味的Riesling,從1959到2015年,也從本次的經驗,喝到萊茵高Rheingau陳年的實力。
本次活動由Frank Kämmer MS主講,加上Dr. Stefan Lergenmüller (Schloss Reinhartshausen酒莊主)的慷慨,帶領我們穿越時空歲月。
Frank Kämmer MS是德國知名的侍酒師與作家,也是德國第一位拿到侍酒師大師頭銜的人,於1996年拿到此殊榮,當時才29歲阿(1968年生)…長年服務於餐飲第一線,2003年Frank告別米其林星級Délice餐廳,進而成立葡萄酒諮詢公司,目前也是張裕的首席侍酒師; 由Frank來講德國萊茵高,簡直是饗宴。
(Frank Kämmer MS, ref:乐酒客)
德國是世界中出產最多Riesling的國家,達23,700公頃,占全世界的47.3%,第二名美國僅為1/3左右,有7,440公頃,Riesling就如同Chardonnay,極度反映風土Terrior特色,相鄰近的葡萄園中,產生截然不同的風格,這也是為什麼在德國討論Riesling,不會是說Germany Riesling,而會提到是哪裡來的Riesling,而Riesling在德國的種植面積,仍是目前第一名,約佔23%。
風土Terrior的概念,不單純僅是土壤,還包含許多因子,如緯度,葡萄園面向,海拔高度,是否鄰接水域,是否有強風影響等,當然,還有人的重要因素,而這些條件,造就了葡萄園不同的Mesoclimate,甚至葡萄藤的Microclimate微型氣候差異。
萊茵高產區就是充滿Mesoclimate的地方,位於北緯50度,已經是釀酒緯度的最北邊,但歸功於萊茵河,在這邊進行一個大轉彎,從東往西流,造就葡萄園幾乎都向南面,接受到很好的陽光照射,讓此區域的溫度甚至與德國南邊接近。在河岸對面萊茵黑森產區,儘管只有一河之隔,卻釀造出完全不同風格的酒款。
萊茵高葡萄園大約3,186公頃,其中Riesling種植約佔78%,萊茵高位於上萊茵峽谷(Upper Rhine Rift),從地中海暖空氣可以順勢而上到達萊茵高,加上萊茵河水域的溫度調節,入秋不會過於寒冷,讓此區成為優質的德國釀酒產區。土質方面,表土此區主要都是壤土黃土為主,相對養分充足,而母岩主要是石英岩(quartzite),也讓此區酒款同時具備果香與礦石風味。
(Upper Rhine Plain or Upper Rhine Graben)
本次品飲的酒莊為 Schloss Reinhartshausen,於1337年成立,位處萊茵高的Erbach村,酒莊自有葡萄園約80公頃,為家族擁有,其擁有葡萄園都位於優質地塊,釀造的酒都從自有葡萄園取得,沒有買進葡萄,也沒有租賃契作的葡萄園。葡萄園主要位於兩個村,厄爾巴赫(Erbach)與哈登海姆(Hattenheim)村,另一個特別的是,酒莊擁有瑪莉蓮娜島(Mariannenaue Island),也是著名的歐洲遺產保護區之一,位在萊茵河中心,與其它陸地區域沒有連接橋梁,要搭船過去,島上更酷的是,除Riesling之外,種植更多的Sauvignon blanc和Chardonnay。莊主還特別開玩笑說,早期Chardonnay在德國法規不允許種植,所以酒莊在葡萄第一排都種Weissburgunder,檢查的人看了看便不會深入其它區域。島上的Chardonnay種植創意想法可是來自於Robert Mondavi先生,而且把最具代表性優質的Chardonnay取名為”Thanks Bob!”
品飲之前,先看看葡萄園的地理位置,直接放大到今天要喝到的兩個村Erbach & Hattenheim
1. Erbacher Schlossberg, GG, 2015
乾型,具清亮高酸,並同時有飽滿酒體,果香豐沛。
*酒莊的釀造方法還是承襲傳統,使用大橡木桶發酵(1200, 2400L),也用傳統木製壓榨機進行葡萄榨汁,據說可以讓果汁與皮有更多的接觸時間,取出更多Phenolic compound,也可以提供更多的陳年實力。
2. Erbacher Marcobrunn, Erstes Gewächs, Riesling Trocken, 2012
同樣果香與酸度達良好平衡,結尾有豐富礦石鹹感,增加複雜度。酒質仍非常年輕有活力。
*Macrobrunn葡萄園是Erbach村莊最早的葡萄園,地塊優質,共5.8公頃目前為五個酒莊擁有。
3. Hattenheimer Wisselbruner, Riesling, Auslese, 2011
相對前兩款香氣比較隱蔽優雅,帶有蜂蜜,葡萄乾的香氣,酸度一樣清亮。
*2011年對於釀酒師是挑戰的年份,六月下了場雨,八月相對其他年份潮濕,加上黃蜂蟲害開始啄食葡萄,因此在採摘時候需要逐粒挑走受傷的葡萄。
4. Erbacher Schlossberg, Riesling, Auslese, 2003
明亮的稻黃酒色,充足奔放的蜂蜜,杏桃,帶有礦石與Savoury結尾,酒體飽滿。
*2003年堪稱德國偉大年份,春天的降雨幫助葡萄藤生長,八月持續溫暖,進入十月後的夜晚涼爽保持葡萄酸度,溫暖的年份造就足夠的糖分累積。
5. Erbacher Siegelsberg, Riesling, Auslese, 1996
呈現中等金黃色系,香氣轉往二級與三級調性,包含Biscuit,汽油,蜂蜜,但酸度卻是沒有消失,嘗起來有更多的木質與香料氣息。
*1996年也是很好的年份,穩定且緩慢的升溫造就悠長的生長期,幾乎到了十月後期才採收葡萄
6. Hattenheimer Nussbrunnen, Riesling, Beerenauslese, 1989
Tawny color,非常好喝的BA酒款,糖漿,黑糖,焦糖風味,更多的釀漬水果,果乾,另外還有蘿勒葉,薄荷,Frank Kämmer MS指出這種香料特性是典型非常健康的貴腐香氣。
7. Erbacher Macrobrunn, Riesling, Spätlese, 1976
幾乎沒有一級水果香氣,但卻有淡雅花香,餅乾等氣息,口感圓潤,更特別的是雖是Spätlese等級,卻喝不出太高的殘糖,Frank也提到陳年的Riesling會有更乾型的口感。這部分我比較不了解,為什麼陳年的Spätlese反而殘糖感覺會下降?
*1976年春年較冷,但接著是陽光充足極度溫暖的夏天,導致葡萄成熟過快,酸度下降太迅速,許多製造商並無觀察到這點,僅有優質的酒庄會提早準備,讓酸度能保持,使酒款與糖份呈現完美平衡。
8. Erbacher Hohenrain Spätlese Cabinet, 1964
64年相對比較寒冷,因此酒色反而沒76深,酒質比較是優雅,酒體稍微清瘦,喝起來也是像乾型的Riesling,非常神奇。
*在1971年德國頒布葡萄酒法前,是可以允許Spätlese與Cabinet一起標示。
9. Erbacher Rheinhell, Riesling, Auslese, 1959
陳年三級的木質香料,羅勒葉,茴香氣味很難得,儘管是Auslese等級,喝起來卻不像是甜型的葡萄酒。
Frank指出這是鑑賞家會喜愛的酒款,複雜度說明了一切,另特別的是,在酒款的尾韻,可以發現甜味,酸味,鹹味,酒精感都朝向一個點收斂與集合,沒有任何調性搶鋒頭。
*1958年的春天較溫暖,因此開花較早,四月份的降雨對於生長有幫助,七八月的溫暖氣候累積糖份,十月中的短雨讓葡萄藤降溫,達到更成的生長期,十一月中進行採收。
老酒的品飲經驗難得且不多,更何況有機會喝到60~70陳年的Riesling,這完全沒有在我的品飲經驗中,很謝謝TSA舉辦這樣的活動,讓我對於Riesling的風格地圖,更加完整。
ref:
https://www.jancisrobinson.com/wine-maps/eastern-rheingau
http://www.frank-kaemmer.de/english4.html
http://www.vinehoo.com/index.php/Home/Wine/village/inputparam/1-6Gex1p1lFTKGB1onzciQU4JzGJMzBE.html
https://www.putaojiu.com/news/201710156053.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pper_Rhine_Plain
Scott Wang
某一年的秋天晚上,跟著同事去初嚐葡萄酒,初次喝到了基本款Sterling覺得美味,卻被同事回饋詭異的微笑,於是展開一場莫名其妙的葡萄酒學習之旅。
喜歡產區旅遊,喜歡莫名的對土壤,葡萄,不斷拍照。
不常去爬山,但卻喜歡爬葡萄園。不常吃食用葡萄,但卻喜歡偷吃釀酒葡萄。
WSET Diploma Certificated